玉山成長的飛輪已經轉動
2022 年,玉山 30 歲了。
1992 年創辦人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創立玉山,以臺灣最高的山為名,矢志經營一家最好的銀行,並擘劃「金融業的模範生、服務業的標竿」、「玉山人成為世界一等的公民、玉山成為世界一等的企業公民」以及「台灣的玉山、世界的玉山」三大願景。走過 30 個春夏秋冬,玉山持續跨越「綜合績效、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三座大山,並在各項有形、無形指標均締下佳績。資產規模、市值與獲利長期穩健成長,持續為員工、顧客、股東及這塊土地創造價值。ESG 永續發展接軌國際,自從 2014 年玉山成為臺灣第一家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金融業,迄今連續 8 年入選、近 5 年名列世界前 10 名皆為最佳紀錄。
一眼看現在,一眼看未來。玉山深知現在的肯定,立基於過去的選擇與努力,要迎接玉山更加璀璨的未來,則始於我們今日的決定與作為。因此,邁入第 4 個 10 年,玉山要成為亞洲的玉山,擘畫玉山永續發展藍圖,以 ESG 永續發展串連「壯大海內外經營、金融科技領航、強化三道防線」等三大策略主軸,朝「亞洲永續發展標竿」的目標前進。
我們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值此全球疫情肆虐未歇、地緣政治紛擾加劇的年代,大家逐漸意識到,全球性的風險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氣候變遷也因為各地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讓所有人體認若氣候行動失敗,無論企業 EPS 有多高、累積的資產有多雄厚,可能都不再有意義。因此,如何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使命。
2021 年,ESG 議題一時間遍地開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定》、歐盟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臺灣政府公布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等。永續發展的理想,不僅企業、個人有作為而已,在國際有共識、國家有政策、市場有機制的背景下,逐漸化為可實現的行動與路徑,從道德面的驅使轉變成制度面的支持。
永續發展藍圖的 CSOP
永續發展並不是特定人的課題,也不僅是一個世代的挑戰,而是需要全人類跨世代合作的任務。這是史上前所未見的轉型工程,需要廣泛且長期的跨國、跨組織、跨產業相互合作。2021 年 2 月,玉山攜手 32 家臺灣傑出企業,公開倡議 ESG 永續行動,為臺灣的環境與未來 敲希望的鐘。「玉山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玉山與擁有相同價值觀的企業凝聚共同的智慧,透過連結永續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提供顧問式的 ESG 諮詢服務,讓資本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正向影響力。
不僅於此,玉山已經將對 ESG 永續發展的堅持與追求,規劃為具體可執行的永續發展藍圖,深入企業經營管理 CSOP (Culture、 Strategy、Organization、People) 四大面向:建構永續企業文化、 策略、組織與人力培育。
每一年玉山制定策略的過程,各單位會對於來年業務進行策略報告,報告其中都會請單位各自提出業務與 ESG 結合的可能作法,讓永續發 展在策略制定初期,就成為重要的考量要素。今年,為達成玉山 2050 年淨零碳排的里程碑,各部門提出有系統、有步驟的科學基礎減碳目標,減碳範疇除自身營運範圍外,亦包括金融業最關鍵的投融資部位, 讓玉山成為台灣第 1 家、亞洲第 2 家取得 SBTi 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目標核定通知的金融業。
因應永續金融業務發展的需要,玉山金控率台灣金融業之先設立永續長,並由總經理陳美滿擔任。此外,金控董事會永續發展委員會項下 6 個工作小組,推動各項永續工作,並組織各部門透過綠色授信、責任投 資及發行、承銷永續發展債券,協助顧客訂定減碳計畫,提供完整的 ESG 金融解決方案。
玉山培育人才具備永續思維,玉山人職涯的各個階段,從初加入玉山、成為中階主管,到經理人培訓,都會接受 ESG 金融實務的課程,如今的永續金融人才,不僅要熟悉金融專業作為基礎,同時還需要具備 ESG 價值觀,讓永續思維引領玉山前行,內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
玉山 30,永續未來
諾貝爾名言「傳遞知識就是傳遞幸福」,玉山是學習型的組織,從 2012 年開始,已經邀請 9 位國際知名管理大師舉行大師論壇。2022 年,玉山邀請《A 到 A+》、《恆久卓越的修煉》作者、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 Jim Collins 公開演講,提出企業恆久卓越藍圖,一間有靈魂的企業,需要具有崇高的願景,融合企業的核心價值,並擁有帶給利害關係人正面影響力的目的與使命。
玉山 30,永續未來。30 年前玉山創辦時許下的三大願景,讓玉山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而這條路會透過世世代代玉山人的雙手,打造精彩璀璨的未來,引領玉山邁向基業長青,成就百年事業。我們要持續將 ESG 融入本業,帶給這個社會、這個環境、這片土地一個更好的未來,就像是開滿杏花的春天,許一個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