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loading 讀取中
:::
菁英招募企業版圖聯繫我們 EN
開立帳戶
::: 三條波浪背景圖

董事長/總經理的話

01_2_Chairman_img01

敬天愛人 永續發展

秉持創新與永續並行的理念,玉山矢志成為亞洲最具特色的標竿銀行,正如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所言:「凡事皆由心起。」在玉山金控第四個十年的關鍵時刻,將秉持「敬天愛人」與「利他」的精神,勇敢追夢,讓世界看見臺灣。

匠心獨具 科技 x 永續

在實踐永續的進程中,玉山融合金融與數位,運用雲原生技術加速業務發展,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同時,加速開發與減碳相關金融應用,推出「支付碳帳戶」,消費者透過玉山 Wallet App 即可查詢刷卡消費的碳排數據,引導卡友透過日常消費支持低碳商家。截至2024 年底,支付碳帳戶開通數已突破 19 萬戶。將傳統的金融服務,注入科技與永續元素,落實創新與永續並行的策略,持續創造經濟與環境的正向循環。

為防範詐騙,玉山銀行與警政署合作推動識詐、堵詐與阻詐三大行動,於全臺分行ATM 架設監視鏡頭,並導入「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即時提醒機制,強化臨櫃防詐,守護民眾資產安全。「玉山防詐藍圖」更擴及社區、醫院、偏鄉與校園,2024 年舉辦超過 30 場宣導活動,累計參與逾 5,000 人。透過警銀攜手合作,落實金融保護,共築社會安全防線。

以顧客為核心,用獨特的創意與巧思,從推動永續金融應用,到建立「防詐藍圖」,展現玉山在永續發展與民眾資產保護上的實際行動。透過科技驅動、場域深入與跨界合作,玉山不斷突破既有框架,打造創新服務與合作模式,堅定前行並創造長遠價值。

堅守初心 推動轉型金融

以穩健步伐面對永續挑戰,展現永續領導者的決心。儘管外部環境充滿挑戰,面對氣候變遷與國際情勢動盪,玉山仍堅守初心,持續推動「永續與數位」雙軸轉型,以數據支持為根基,落實範疇一、二與三的內部碳定價與減碳策略。從承諾到實踐,穩健前行,推動永續轉型。

第 29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為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政策討論,即便面對過往較為陌生的亞塞拜然,玉山團隊仍克服困難前往當地。大會主題「In Solidarity for a Green World」(共建綠色世界),強調各國必須攜手合作,玉山以臺灣金融業代表身分參與,並於世界氣候峰會(WCS)以 「超越界限-團結成就氣候金融」 為題,向全世界分享臺灣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合作機制與成效,展現臺灣金融業公私協力、推動減碳轉型的行動力。

玉山積極推動內部減碳轉型,範疇一和二減碳48.6%,已提前達成2030 年SBT 要求目標。在財務碳排放面向,成立跨部門的減碳轉型工作群,導入財務碳排放管理系統,提升碳排數據的透明度與即時性,朝向系統化、標準化與自動化目標邁進。同時,在產業推動層面扮演關鍵角色,擔任2024 年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輪值主席,並在「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臺」擔任「政策與指引組」召集人,完成訂定適用於整體金融業的「轉型授信審查參考指南」,為臺灣金融業在淨零轉型的道路上建立重要的基礎工程。

凝聚力量 同心前行

永續發展是一條漫長、持久但不孤單的路,「國際有共識、政府有政策、市場有力量、企業及個人有作為」,四者之間緊密串連,從能源、產業、生活到社會等多面向推動變革,將淨零挑戰轉化為企業成長的動能與契機。

玉山金控於2021 年起發起 「玉山ESG 永續倡議行動」,號召志同道合的企業夥伴加入,共同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技術革新、減碳等行動促進產業永續轉型。倡議行動已邁入第四年,2024 年倡議行動凝聚超過 160 家來自國內外的企業與醫療院所,涵蓋產業龍頭、隱形冠軍、海外台商及國際大型企業,就如同當天蒞臨現場的蕭美琴副總統所言「因為有這些默默耕耘的企業,讓我們在國際舞台上更能站穩腳步,踏實創造屬於臺灣獨特的光芒。」

同時,玉山將永續精神拓展至地方創生與永續食材,透過提供「地方創生貸款」及「Farm to Table 貸款」,協助在地青年返鄉創業、支持友善耕作並促進永續食農轉型發展,截至2024 年底已協助74 家經營者取得Farm to Table 貸款。玉山不僅是資金提供者,更攜手農糧署、中衛發展中心與慈心基金會,整合輔導、資金和廣宣資源,協助永續食農轉型,打通永續食材價值鏈上中下游各環節,串連一系列轉型輔導資源與資金支持,鼓勵生產者及商家加入驗證體系。從偏鄉小農到城鄉共好的產業夥伴,玉山以行動支持臺灣地方的永續生命力。

共善之心 守護家園

玉山金控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與自然保育, 在邁向2050 淨零轉型的同時,也致力於推動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自2014 年啟動「玉山瓦拉米計畫」,攜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銀川永續農場,鼓勵花蓮南安部落轉型有機友善耕作,截至2024 年底轉作面積達17 公頃,運用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重建農田棲地,這項堅持超過10 年的計畫,也成功讓臺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等瀕危生物重返家園。

孕育滋養我們的土地,就是我們的家。我們不僅在臺灣推動多項社區關懷與環境保育活動,也將這份守護帶至亞洲多國,充分體現「The more we do, the more we can do」的精神,包括緬甸分行的同仁自發捐贈物資給孤兒院、同奈分行捐贈當地聾啞學校以及中國子行向內蒙古察右後旗偏遠鄉村小學提供捐助等行動。

感謝每一位支持永續及共同出力的夥伴,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善念,共同守護美麗的家園,將更美好的地球交給我們的下一代。「Malavi ! Together we can do great things !」大家一起來,共創美好未來。